为进一步推进《工程图学》课程思政建设,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员工家国情怀和勤学钻研、开拓创新精神,2023年11月18日,由工程图学基础教学部、教工第四党支部和工程图学协会组织了“忆千年苏颂 承工匠精神 扬创新之风”苏颂公园纪念馆研学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有公司于怡青、吴明忠、方从富、吴海融、郑清娟、黄祥等六位老师以及30余名刚接触《工程图学》课程的大一新生。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福建厦门同安人,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天文学家和科学家,也是我国图学史上杰出的机械制图学家。他主持创制了集天文观测、天象演示、计时报时为一体的水运仪象台,独创七项世界第一,包括:绘制出代表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机械图纸(新仪象法要)、首创了圆横结合的画法、发明了首座天文台跟踪机械转仪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假天仪”、世界上首个天文台圆顶自由启闭室、世界时钟的鼻祖和世界上最早附有本草图谱的《本草算经》。本次活动是在课堂讲授宋代图学史——苏颂水运仪象台的基础上,带领同学们近距离感受水运仪象台这一标志古代工程制图最全盛时期的代表性科技作品,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苏颂在我国图学史上的图学成就和科技创新事迹。
在苏颂纪念馆内,同学参观了六个主题展区,分别从天文、医学、文学、勤政、亲民等方面了解苏颂的突出贡献。在老师的讲解中,同学们也深刻认识到苏颂在投影、透视图、正视图、侧面图等在科技设计中的灵活运用,近距离观摩了位于纪念馆外1:1比例建造的水运仪象台。参观过程中,吴端真同学说到,“今天很庆幸的参与到这次活动中,见识到古人在各个方面的智慧,体会到了我国图学历史的悠久和辉煌”。赵天赐同学说到,“很高兴参加这次活动,通过深入了解水运仪象台的制图过程,我深刻体会到制图在工程中的重要性。活动中,我不仅对我国辉煌的图学历史有了全面的了解,还对投影和视图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次经历让我深信,精湛的图学技能是实现工程成功的关键。我决心更加努力学好图学课程,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工程挑战。”。郑欣颜也说到,“此行不仅使我们深入了解伟大天文机械制造家苏颂及伟大发明,增强了我们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为今后学习生活指明了道路,向苏颂学习,学好工程制图。”。
此次活动是工程图学基础教学部课程思政系列活动之一,教学部将通过研学、报告、实训、比赛等系列活动形式开展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并行,让育德育才两个核心融入整个教学过程,深入推进工程图学课程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加深了对工程图学这门课程的理解,认识到工程图学中“制器尚象、解体用图”对工程应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也增强对我国图学历史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追求。

同学们参观苏颂纪念馆

同学们在水运仪象台合影